最近长师学子原创的一首说唱歌曲走红校园,并在网易云音乐播放平台上小有名气。“这里是位于长江与乌江的交汇之处,那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长师的礼物,多少人来来往往日日夜夜的向前奔赴,长师是他们每个人心中永远的庇护……”曲风活泼俏皮,歌词饱含对母校深沉的热爱,虽是说唱歌曲,却朗朗上口传唱度很高,主创成员将歌曲命名为《长师风骨》。
《长师风骨》创作成员均为我校在读学子,分别是文学院的何昭熹、政治与历史学院蒋语嫣、国际学院留学生飞龙和Ellah。歌词由何昭熹、蒋语嫣、飞龙三个人撰写,何昭熹、飞龙作曲,Ellah负责哼唱、和声,在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编曲、录制。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域、不同种族,但因为音乐梦想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。谈及创作初衷,他们谈道:“十分简单,就是想为学校创作一首歌。”主创何昭熹说:“长师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学校,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,学校都会包容你,身边的老师同学都会给予你最大的尊重。学校环境会教你怎样去表达才能让人更愿意听,做出被大众接受的作品。”
受时下嘻哈说唱的影响,他们选择rap这一音乐表现形式,他们分别作词,相互探讨、不断碰撞新的火花,共同撰写在学校学习、生活的感受。歌词里不但融合长师校训、建筑名称、学校特色、历史文化等元素,还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:“从行知,到行健,从聚仕,到集贤,从北苑,到南苑,从天一,到天健。求同存异,知行合一,学高身正,自强不息,忠信礼义,披荆斩棘,巴渝大地,吾校屹立”。
“她像是一个温柔的慈母,把我照顾听我倾诉体会感悟精神支柱,她能给的只有默默陪伴,但你的酸楚你的疼痛她也一并承担……”这句歌词由政治与历史学院的蒋语嫣撰写,她认为,在长师的学习生活对她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凡,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她成长的见证,于是带着这份灵感她写下了对长师的爱。
来自津巴布韦的飞龙,从14岁开始接触说唱,音乐已经成了他生命中一部分。《长师风骨》副歌部分由飞龙作词,他说到,歌曲发布出来得到了家人朋友的认可。"We're never letting go, That's the spirit in our soul. The more you play you'll grow, It's a place of chasing goals." 他把对长师、对中国的情感糅合到歌中,他说想通过这首歌,告诉那些还在坚守梦想的人,即便梦想的道路再艰苦,也要用青年的坚持、热情、奉献精神去打破界限。
何昭熹的嘻哈梦并没有被周围的人忽视,反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,而且生动有趣的课堂,关心帮助他的老师给了何昭熹更多的灵感,开放而包容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深深打动了他。“知音路处逢知音,滴水桥上尽英才。”知音本难寻,而在校园知音路上,何昭熹找到了自己的知音,这句歌词表达了他最大的收获与对长师学子的赞美。长师地处的这片土地,人才辈出,歌词下关于“理学大师程颐曾在北岩点易、孙康映雪光读书、车胤囊萤火以照书”的故事,是何昭熹带领我们追溯长师千年的文化底蕴。
《长师风骨》在网易云音乐上发布以来,长师学子纷纷来到评论区打卡,深刻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情怀,“这是真正具有长师特色的歌呀!吃完晚饭,听着这首歌,借着夕阳,把歌词里面提到的地名一一打卡,才发现自己生活的长师风景居然这么美。把长师的前世今生、风景特色和人文气息都唱了出来。”除此之外,也让许多毕业的长师学子回想起了在长师的大学生活,听歌就已动容,学校带给广大学子不仅是一段经历,更是梦想起航的地方,歌曲唱出了长师学子的共鸣,唱出了长师学子的梦想与情怀。
心中有梦,便要奋力前行。长师的风骨、长师的精神激励着四个青年人坚持梦想,不断追寻的动力,用音乐感动更多的人。“李密挂角,谢玄有宗悫之长风;司马警枕,孙康似车胤之囊萤。长江师范正在等你书写更辉煌的故事。”正如歌曲所唱,长师以她独有的魅力与精神,激励着每一个长师人书写更辉煌的明天。
(记者:张美如 马梦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