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穿着白色T恤、蓝色牛仔裤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深情歌唱,歌声里有眷恋、满足、快乐……身后的LED大屏幕播放着他们年轻时的照片——岁月重叠,“老男孩”在前、“小男孩”在后……那一刻,“老男孩”们倾情释放对长师的热爱。
——题记
在建校90周年文艺展演的舞台上,一支由教师组成的乐队——“老男孩”乐队迅速“出圈”:主唱曾强55岁、卢孟春57岁,萨克斯手王晓云58岁,贝斯手王扶剑58岁,队长兼架子鼓鼓手叶林奇59岁,键盘手张三记60岁,另一位主唱刘子涵刚年满30岁。晚会上,他们演唱了《闪亮的日子》《秋蝉》《光阴的故事》《恋曲1990》《奔跑》5首歌,精彩的演出以及主创们背后的故事在师生、校友的朋友圈刷屏。
风靡·闪亮的日子
1978年,张三记到学校物资处工作;1984年,王扶剑、卢孟春、叶林奇分别到学校英语系、物理系、图书馆工作;而王晓云、曾强分别在1985年和1992年毕业留校。志同道合、喜爱音乐的他们,工作之余经常聚在一起,自学贝斯、长笛、双簧管、架子鼓、手风琴、萨克斯……
“老男孩”乐队成员青年时期(左起:王晓云、叶林奇、王扶剑)
久而久之,这群年轻的大学老师组建了一支乐队。当时,学校倡导“以文化人、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和课余文化”,于是动员乐队在校内食堂、电影院演出,而校工会、学生处则负责售票,票价1元。在没有互联网、智能手机的年代,青年学生如同海绵般汲取着世界的新奇,而乐队的演出无疑激荡着学生们的灵魂,场场爆满,有一次竟卖了800多张票,加之有很多混入场的同学们,队长叶林奇形容演出现场“像水开了下饺子一样”。
曾担任乐队主唱的张敏旧照
作为乐队成员,他们是多才多艺的“多面手”,贝斯、键盘、架子鼓、手风琴、电子琴都能熟练演奏,遇上有人无法到场的情况,大家均可相互顶缺。因为演出水平高、名气大,乐队还经常被邀请到校外演出,当时涪陵江东的“红胡子”咖啡屋则是他们周末驻唱的地方。80年代末期担任乐队主唱的张敏回忆,当时乐队经常演唱《千言万语》《走西口》等,一度在涪陵地区风靡。年轻时的乐队成员被其他教职工称为潮流青年,穿着流行的“甩尖子”皮鞋、喇叭裤,主唱之一的张敏留着“一匹瓦”发型……那些青春张扬与激情澎湃,经过岁月沉淀,成为他们记忆里闪亮的日子。
热爱·奉献的印记
几位成员里最年长的张三记,今年刚刚退休,从1978年在学校物资处负责采购工作,后来到校图书馆工作,一直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,并坚持教学科研,获评副高职称。多才多艺的张三记“吹拉弹唱”样样都行,1997年学校举办庆祝香港回归文艺汇演时,张三记担任管乐团总教练,负责分量最重、演出难度最大的节目;他还精通摄影,能在暗室自行处理胶片,早年间,经常为学校大型活动拍摄影。
1984年,刚到校工作的叶林奇被暂时分到图书馆工作,同时参与生物系筹建工作。教学必需的人体、动物解剖挂图没有,他就自己动手画了60多张图;没有标本,叶林奇就趁着暑假坐绿皮车到外地买,有些大型的动物标本还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,海龟、大鲵等珍贵的标本至今保存在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作教学使用。在繁忙的工作中,叶林奇一直坚持学习,在重庆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业,先后担任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、科技处副处长、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等。
“老男孩”乐队成员青年时期(左起:卢孟春、张三记、曾强)
王扶剑从1984年开始在学校英语系任教,教学严谨负责、风趣幽默、高大帅气的他深受学生欢迎,教室的第一排常常出现抢座现象。如今已是副教授的王扶剑,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,执教《高级英语》《英美概况》《跨文化交际》等课程。王扶剑说:“教书育人是头等大事,不能敷衍塞责。”多年来,这位认真的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主讲教师,科研成果颇丰。
同年到校工作的卢孟春在物理系担任教师,历任实验室主任、办公室主任、教务处科长与副处长,从2014年至今担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。多年的一线教学和学生管理经验,让卢孟春更能理解年轻学生的心,得心应手地教育引导他们成长。“前段时间EDG赢得了电竞比赛,引得无数孩子追捧,很多人都不理解。”卢孟春说,“其实,他们就跟当年我们喜欢中国女排一样,看到女排夺冠就高兴得呐喊、痛哭。”这位热爱教育、热爱音乐的老教师希望大家多理解学生,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他们成长成才。
王晓云在1985年留校担任数学系教学秘书,长年耕耘在计算机图形学及图像处理领域,不仅是该领域的教授,同时还担任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。“我学习在长师、工作在长师、生活在长师,这里是我奋斗、守护了一辈子的地方。”王晓云介绍道,“我们都很喜欢长师,校园里总是充满生命力。” 从江东校区到李渡校区,他和爱人一直居住在校内职工宿舍,江东校区的教职工802房甚至成为他们永远的怀念。
乐队中最年轻的曾强1992年毕业留校担任体育系辅导员,先后在学生处、就业办、人事处工作,2018年起担任离退休处处长。“在唱《光阴的故事》时,我们唱的是别人,更是自己。”曾强感慨地说。在行政管理岗位工作多年的他,为学校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,从获得涪陵地区十佳歌手的青葱少年,到头发斑白的中层干部,曾强语气坚定地说:“时光飞逝,我把青春热血都贡献给了学校,我觉得很幸福……”
回首·无悔的一生
在学校筹备90周年校庆文艺展演时,当年乐队在江东的“火爆”场面被多位校友提及,让创作团队决定邀请几位老师“重出江湖”,再现青春记忆。
队长叶林奇接到邀请后,直言当时的心情是“吃惊、激动”,他把几位老友聚在一起,告知了校庆展演的邀请。大家都很担心水平不够,达不到晚会要求的效果。键盘手张三记表示,自己弹琴的时候已经有点“手生”。可是,面对大家的信任和诚心邀请,几位年过半百的老朋友还是决定奋力一搏,想在90周年校庆的重要时刻,为长师、校友和师生献上一份心意。
“老男孩”乐队集训留影
为了优化节目质量,同时也为了传承乐队精神,几位乐队成员邀请了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刘子涵担任主唱之一。刘子涵从小生活在江东校区,小时候经常看几位叔叔的演出,他表示能加入乐队非常荣幸,“第一次排练的时候,我看到几位叔叔的头发都白了,心里觉得十分心疼。”刘子涵感慨地说。由于没有女性成员,加之乐队的灵魂人物均已中年,于是乐队便取名“老男孩”乐队。
“老男孩”乐队集训留影
白天忙完工作,几个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集训,确定曲目、分配任务,而重中之重就是练习乐器。每天集训两个多小时,持续三个多月,几个人常常练得汗流浃背、肌肉酸痛,但是成效十分明显,排练现场的工作人员经常被他们感染,多次在朋友圈里讲述他们的故事。
文艺展演结束后,这群见证彼此成长的老友聚在一起聊天,开怀地回忆几十年的友谊,聊到兴起,相互打趣、透露对方的工作生活趣事,其乐融融。60岁的张三记对59岁的叶林奇说:“我认识的你又回来了。”
采访尾声,面对笔者“长师对你们意味着什么”的提问,略思忖后,卢孟春回答:“ 是我们的一生。”
(记者 苟川/文 秦畅/图)